WFU

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

郁永河的台灣自由行



讀者:王姿文


裨海記遊》又名《採硫日記》,由黃美娥教授精彩導讀。簡單來說,就是三百年前的陸客自由行~XDD




作者不詳,如何閱讀?



如果說可以用一百種方式來認識台灣,那麼郁永河便以踏察的方式。


只是這本作者生平不詳的書,何以成為經典? 又或者可以討論的是,應該如何閱讀一本經典? 還有這本經典被收入教科書的意義?


其實從版本、書寫動機、內容、體裁 (像是劉禹錫用竹枝詞描寫風土)、文本生成的歷程 (如何在短短的旅遊時間寫成如此豐富的作品? 有事先做功課?)、從台灣早期古典文獻討論本書意義 (唐山人如何看待台灣?) 都是可以探討的點~~



為何是裨海? 



裨 (ㄆㄧˊ ),小也。中國之外神州者九,乃謂九州,裨海即小海也。簡單來說,就是一個富含天朝上國世界觀的書籍名稱。


只是為何是海洋,而不是以主體台灣命名呢? 畢竟黑水溝還是個險惡的路程,如果當時可以搭平穩的大輪船的話,或許對於海洋的描寫就不會如此詳細吧。


全文分為三大卷:來台的原因與過程、從台南到台北採硫、評述台灣歷史現況、煉硫、返鄉,某種程度是在檢視前朝明鄭的經營。主要文體為日記散文,情之所至時,也會以詩抒情。



一樣踏查,兩樣情



明朝時陳第的《東番記》,也是和郁永河一樣的親身踏查之作,對於當時較少人去的台灣北部,也多有描述,只是不如郁永河詳細罷了。不一樣的是,書中每表達了對於文化差異的「驚奇」感,態度上則是希望「不要汙染」這裡純樸的文化。


相較於郁永河時期,清朝已經接管台灣,所以相較於陳第的開放心胸,郁永河的筆下多了更多感召與教化的想望。畢竟在語言不通時,旅行可以說是一種視覺化的過程,只是在郁永河的視覺化故事之外,還加上了「教化」的慾望。


書中刻畫的,較多是具有感受力的細節。從其對於澎湖的描述,可以看見作者在來台前,早已有做過充足的功課,畢竟這本書是要帶回唐山,供眾人理解台灣的資料。書中還有提到黑水溝的水色變化、風是決定來台時間的關鍵等經歷,加上抵台後拜訪許多當地人,增進對於台灣的理解。



一些豆知識~ XD



 寧靖王到底有幾個妃? 

寧靖王朱(術桂)先依鄭成功,歷三世,近四十年;聞克塽降,為詩曰:『流離來海外,止賸幾莖髮;如今事畢矣,祖宗應容納』!與其二嬪同自經以殉。魯王世子輩安插河南。臺灣遂平。

從書中也可以挖掘一些眉眉角角,像是我們所熟知的五妃廟,但明寧靖王朱術桂元配已死,身邊只有兩位妃子袁氏與王氏,卻從未想過這多出的這三位妃子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 (事實是另外三人梅姐、荷姐、秀姑,其實原本是侍女,但全都願追隨朱術桂自縊,後人嘆其貞烈,雖名份非妃,但依舊當作五妃祭祀)


 清朝對明鄭的評論? 

嗟乎!鄭成功年甫弱冠,招集新附,草創廈門,復奪臺灣,繼以童孺守位,三世相承,卒能保有其地,以歸順朝廷,成功之才略信有過人者。況乎夜郎自大,生殺獨操,而仍奉永曆之紀元,恪守將軍之位號,奉明寧靖王、魯王世子禮不衰,皆其美行......

而對於鄭成功的評價,則透露了這康熙時期,對於明鄭的看法,貶其夜郎自大,竟想以小博大......一直到同治時期,才有沈葆楨評曰:

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,洪荒留此山川,作遺民世界;
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,缺憾還諸天地,是創格完人

從 暴君 到 創格完人,不同時期對於鄭成功不同的評價,還有二妃到五妃廟的來源,都是閱讀經典的另一種角度與樂趣。



中國本位的酸民



 酸衣著外貌 

婦人弓足絕少,間有纏三尺布者,便稱麗都;故凡陌上相逢,於裙下不足流盼也。

簡單說,在清朝的審美觀中,女性一定要纏足才婀娜多姿,所以只要有纏足的就可以勉強算美女了,但偏偏不少臺人都沒有纏,所以就別看裙下了,沒什麼好看的......。(不過從雜誌廣告拍攝的內容演變,不難發現自從日本解纏足之後,雜誌拍攝便從全身漸漸聚焦於上半身~~)

文身者愈多,耳輪漸大如碗,獨於髮加束,或為三叉,或為雙角;又以雞尾三羽為一翿,插髻上,迎風招颭,以為觀美。又有三少婦共舂,中一婦頗有姿然裸體對客,而意色泰然

路上有特別注意到原住民的裝扮差異,提供了部分關於原住民的知識與資料。雖然是描寫,但其實都是從自己的審美觀與視角,來看待台灣的一切,像是文中就提到:原住民以羽毛為的髮飾,自以為好看,共舂的少婦中,中間那個特別漂亮,然而竟然裸體在外而泰然自若...(是說人家泰然,作者不泰然囉? XDD)


 酸社會文化 

台灣西向俯汪洋,東望層巒千里長; 一片平沙皆沃土,誰為長慮教耕桑

在上卷最後一首詩便提到,台灣向西有汪洋大海,往東則是層巒疊嶂,這裡有一片肥沃的平原,不知有誰能夠作長遠的打算,來教導居民耕田織布? 只不過來採硫旅行,就開始在規劃如何教化與開發資源了。

余曰:『孰謂番人陋? 人言甯足信乎?』顧君曰:『新港、嘉溜灣、毆王、麻豆,於偽鄭時為四大社,令其子弟能就鄉塾讀書者,蠲其徭役,以漸化之。四社番亦知勤稼穡,務蓄積,比戶殷富;又近郡治,習見城市居處禮讓,故其俗於諸社為優。毆王近海,不當孔道,尤富庶,惜不得見,過此恐日遠日陋矣』。

稱讚鄭成功讓番人也有一定程度的教化,完全以中國儒家文化的框架來評定台灣社會。


 不忘自我稱讚 

以余觀之:山川不殊中土,鬼物未見有徵,然而人輒病者,特以深山大澤尚在洪荒,草木晦蔽,人跡無幾,瘴癘所積,入人肺腸,故人至即病,千人一症,理固然也。余體素弱,十年善病,恆以參朮代饔飧,猶苦不支。

原來在抵抗瘴癘之氣的秘方,是吃人參來著 ~~XDDD,但環境越是惡劣,更能突顯出雖知困難,但依舊要繼續前進的意志力。

若此地者,蓋在在危機,刻刻死亡矣!余身非金石,力不勝鼷鼠;況以斑白之年,高堂有母,寧遂忘臨履之戒,以久處危亡之地乎?良以剛毅之性,有進無退,謀人謀己,務期克濟;......

最後感想,除了介紹風土外,還有要強調自己剛毅的人格~XDD (潛台詞:我是敢冒險、有勇氣、有正氣的一號人物)



潛台詞之 -- 我好棒棒



 火眼金睛 的 超級政治力?! 

嚴肅之口吻,寫給當代政治家的評價,顯示康熙時期,對於台灣認識的觀點。而踏查之後,更提出對清廷治臺的諫言,提點要小心日本人可能會對此地有興趣。

南北狹長,東西難通。
余既來海外,又窮幽極遠,身歷無人之域;其於全臺 山川夷險、形勢扼塞、番俗民情,不啻戶至而足履焉。
然守臺灣,尤宜以澎湖為重。澎湖者,臺灣之門戶也;三十六島,絕無暗礁,在在可以泊船。故欲犯臺灣,必先攻澎湖;澎湖既得,進戰退守無不宜。欲守臺灣,亦先守澎湖;澎湖堅壁,敵舟漂蕩無泊,即坐而自困矣。

建言中有提到海防問題 (淡水、南北軍防、台南郡城防守問題、澎湖必守才能守台灣),還有台灣內部治理問題 (歲收、兵餉、沿海駐兵防守)、明鄭舊兵問題 (天地會韋小寶)、原住民治理問題 (分為野番與近番/土番,無欲無求,實為葛天氏之民,只是被官員在勞力與金錢上的剝削)。

只是這些資訊他說的都對嗎? 至少在原住民的來源部分不大正確,稱其是元滅金,颱風漂至此的人群。而其對於近番的描述,則較詳盡且較少鄙夷,畢竟經過漢化後,和作者的文化較為貼近,某種程度也表現了相互間的了解。

相較之下,明朝陳第《東番記》對原住民的記錄中,透露著不要用漢人的奸詐來汙染原住民的期望;日治時期西川滿的《採硫記》中,很多內容其實就承襲了《裨海紀遊》,把這下卷給小說化;而葉石濤的《採硫記》筆下,則有漢人對於這土地的掠奪與統治。從不同版本的故事,可以從不同的角度,來看不同時代人的不同態度。


 台灣絕不可棄,快賜給這塊土地文明吧 

我朝自鄭氏竊踞以來,海〈舟宗〉飄忽,在在入寇,江、浙、閩、粵沿海郡縣,蹂躪幾遍,兵戈垂四十年不息,至沿海萬里遷界為清野計,屢煩大兵迄不能滅者,以有臺灣為之基也。今既有其地,而謂當棄之,則琉球、日本、紅毛、安南、東京諸國必踞之矣

本書的重點在於台灣不可棄,目的是要辯駁康熙時期的棄台論。

當時台灣已成為清朝版圖,如果讓郁永河來治理,那絕對會是個漢化、尊君的社會。從字裡行間,再再顯示出對於這塊土地有責任、統治的欲望、與化育番人的想法,試圖讓台灣原住民和中國更接近一點點。


 我真是堅毅之人 

再睹城市景物,憶半載處非人之境,不啻隔世,不知較化鶴歸來者何如?余嚮慕海外遊,謂弱水可掬、三山可即,今既目極蒼茫,足窮幽險,而所謂神仙者,不過裸體文身之類而已縱有閬苑蓬瀛,不若吾鄉瀲灩空濛處簫鼓畫船、雨奇晴好,足繫吾思也觀止矣!寄語秦、漢之君,毋事褰裳濡足也!

離台心境,憂過於樂。也有提到柳宗元被貶算什麼? 如果他知道台灣更蠻荒的話,或許就不會如此難過了。但說來說去,重點還是要強調吾等 (郁永河)有堅毅之心,才能平安歷劫歸來!



後記



看書中敘事,就像是在看一篇遊記,當中除了自以為是外,更批評東批評西。但就是這部著作,建立起清朝對於台灣認知的知識體系。


閱畢,只覺得一旦有我高你低,我優你劣,這些先入為主的想法時,看見的視野便會狹隘許多,提醒自己要戒之慎之,莫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這個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