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

從意境音樂劇場談音樂劇場化



作者:王姿文



未來音樂趨勢?



羅永暉教授是無極樂團意境音樂劇場的藝術總監,致力於視覺、聽覺、與劇場元素的結合,是位作曲家跨足其他藝術媒介的代表。


在幾周前的表演藝術論壇中,羅教授以預言家自居,提出了三大預言:


  1. 音樂會進入劇場,形成以音樂為主軸的劇場。
    (將有越來越多音樂人走入劇場。音樂將會越來越天馬行空,劇場則促成了這場儀式。)
  2. 音樂會越來越人性化。
    (技術將越來越簡化,越來越簡單,像大眾文化般,更容易打動人心。)
  3. 音樂人會團隊化,形成風格化。
    (團隊會以音樂人為軸心,加入舞台、導演、與各種媒體專家集合而成。音樂將不只是音樂,將會加入更多情節與畫面。)

而這場落花無言,便是今年香港週的音樂代表。




意境音樂劇場



2003 年成立的無極劇場,名字隱含著對於永續發展無邊無界的期待。


無極劇場藝術總監羅永暉,有感於現代音樂越來越注重華麗的技巧,卻忽視心靈的培養,因此希望能從培養演奏者的心靈開始,不僅閱讀文獻、想像當時的氛圍,更注重精神的培養,希望能將美感和精神傳遞給觀眾。


因此團員除了技術修煉外,更需要有心靈上的鍛鍊,舉凡靜坐京劇、崑曲、舞蹈、書法、太極.......都有涉獵,希望能有精神境界的提升。因此演出前不只需要觀心,更需要習靜打坐。過去曾經在演出前邀請台下觀眾一起靜坐,結果該次演出應是最安靜,但也是台上台下交流最好的一次。


所以為了演出,團員曾一起從太極體會以動求靜、從練字養性體會線條與時間的藝術、也曾來過花蓮接受品茶的訓練、聽證嚴法師講道交流、赤腳爬山來體驗心腳相應、在台北聽奚淞老師講解佛經、更藉由遊歷去感受敦煌,從而創作了意象敦煌計畫,帶領大家體驗敦煌之美。


除了心靈的培養,在演奏方法上,除了力求中西融合外,也曾以彈撥來嘗試不同聲音的組合;在呈現上,千章掃便以墨池為意象,在墨池旁演出以呈現情境之美。


音樂與劇場結合後,音樂會不只是聽覺上的饗宴,更經由視覺畫面與環境氛圍的營造,輔以對空間的感受,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意境劇場。


究竟,到底有沒有這樣神奇,蚊仔半信半疑地來到了劇場。



落花無言



這場演出雖取名為落花無言,但其實是在講述敦煌的故事。分為黃沙的守望、畫壁的靈彩、生命的禮讚等三大樂章。


落花無言即其最後一個樂段名,由音樂總監王梓靜獨挑大樑。樂名來自於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

典雅
玉壺買春,賞雨茆屋,坐中佳士,左右修竹。
白雲初晴,幽鳥相逐,眠琴綠陰,上有飛瀑。
落花無言,人淡如菊,書之歲華,其曰可讀。

原來期待的是那清閒淡雅的寧靜,但嘈嘈切切的琵琶聲,恍惚中腦中意象浮現。

大絃嘈嘈如急雨,小絃切切如私語。 
嘈嘈切切錯雜彈,大珠小珠落玉盤。

只見台上的是抱著琵琶獨坐正中的王梓靜,在眾人靜靜的凝視下,恣意而優雅地讓音符灑落。

曲終收撥當心畫,四絃一聲如裂帛。 
東舟西舫悄無言,唯見江心秋月白。

是了,恍惚間,寧靜從飛湍瀑布底下,從專注的凝視與意念中,浮現。



後記



簡而言之,所謂意境音樂劇場,就是將音樂要表達的意境,以劇場的形式顯於外,以日常修行蘊於內。


和一般演奏不同的地方在於,如此音樂表演形式,就像是一場劇象化的演奏 MV,藉由燈光、服裝、與場景的營造,讓觀眾除了聽覺體驗外,藉由視覺印象的幫助,更容易與融入音樂的意境之中。


那和戲劇又有什麼不一樣呢? 如果說戲劇是藉由肢體與語言表達思想,那音樂便是這意境音樂劇場使用的語言。


而蚊仔看到的是,舞台上各種表演元素的邊界,如今漸漸模糊化且大眾化,有越來越多舞台劇加入了音樂元素成了類音樂劇(抱歉我還是無法稱那些只有穿插幾首歌的戲為音樂劇);歌劇與許多傳統戲劇朝著大眾化的路上漸漸轉型;而音樂這領域,也漸漸朝向劇場化的方向前進。


身為觀眾非常樂觀其成。